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工程,发展服务型制造新模式,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集成电路、航空航天、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机器人、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先进电力装备、工程机械、高端数控机床、医药及医疗设备等产业创新发展。
我国一系列政策出台,助力本土企业突围。政策助力对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相关行业技术升级、打破国外高端分析仪器垄断、提高高端分析仪器国产化率及国产替代等方面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近年来我国密集出台涉及仪器仪表行业及相关应用领域的产业政策,在政策支持下,中国自动化仪器仪表本土企业有望突出重围。
据数据显示,预计2022年 中国自动化仪器仪表行业供给为2748亿元,在我国政策的支持以及市场需求的情况下,预计2027年中国自动化仪器仪表行业供给达到3368亿元,同比增长4.07%。
从仪器仪表技术的发展趋势来看,仪器仪表的智能化是仪器仪表发展中不可逆转的趋势,数字技术在仪表中的应用不但使其性能、精度得到了快速的提升,而伴随现场总线的问世,为仪器仪表的更新换代、产品升级以及实现进一步的高精度、高性能,特别是多参数在线实时测控与自动测控,高稳定、高可靠、高适应性、多功能、低消耗等提供了巨大动力和发展空间,让智能仪表的信息交换更为迅捷,预诊断、预维护等功能成为现实。
据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2-2027年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市场全面分析及发展趋势调研报告》数据显示
一、自动化仪器仪表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
我国自动化仪器仪表行业发展迅速,中国的自动化仪器仪表行业逐渐占据了国内市场的大部分份额,并进入了繁荣发展时期。2019年我国自动化仪器仪表行业市场规模为2512亿元,到2021年增长到2689亿元,增长率为4.51%。
二、自动化仪器仪表行业市场饱和度
近年来,我国自动化仪器仪表行业发展迅速,伴随发展的是市场竞争愈演愈烈,目前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对饱和的阶段。
我国自动化仪器仪表高端市场严重依赖进口:一方面国内市场趋于饱和;另一方面由于行业整体技术水平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并不强,国产自动化仪器仪表行业科技含量欠缺,创新能力不足,自动化仪器仪表与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与国外产品的差距很大,导致许多进口高端领域的测量仪器严重依赖进口。
在市场相对饱和,竞争激烈的背景下,自动化仪器仪表企业应该采取措施提高自身的行业竞争力。首先企业应当业加紧调整生产方式,制定严格的生产标准,改善当前的混乱格局,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第二,企业要走创新之路,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加强技术力量支持,尽快缩短与国外高端产品的差距,争夺国内高端市场;第三,应重视人才,引入高端型技术人才,利用高端人才的带动作用,提升全行业的科技研发水平。
三、影响自动化仪器仪表行业市场规模的因素
首先,成果的转化率低。高中档自动化仪器产品和系统涉及不同领域内具一定深度的应用技术,国外企业设有专业部门并拥有经验丰富的应用人才,而我国自动化仪器仪表企业往往对大型工程工艺不熟悉,缺乏应用技术的集成能力。因此,生产高档产品比较困难。
我国科研机构涉及测控技术及相关仪器的科研成果不少,但实用性较差。对相关的生产制造技术,特别是核心工艺技术研究深度和力度不够,二次开发的工作量很大。
国家整体的产、学、研等有机结合体制和政策没有形成,创新成果转化率低,技术应用较差。改革开放初期,自动化仪器仪表行业与国外差距大,企业普遍向外寻求技术来源,虽然近期有所转变,也有企业脱颖而出,但总体上企业自主创新技术成果与应用结合好的不多。大企业成长困难。
其次,缺乏国家强有力的研究支援体制。自动化仪器仪表行业批量小,需要长期的、坚持不懈的投入。但目前国家投资途径分散,难以集中重点。企业既不能像外国企业那样完全按照市场经济规则参与竞争,又缺乏研究资源的战略投资。同时,新技术市场化所需要的市场环境还没有完善。
总之,体制机制没有理顺,自然造成我国自动化仪器仪表行业缺乏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缺乏熟悉、精通各学科交叉的综合型人才。仪器科学技术不仅涉及的学科范围广泛,并且只有能尽快发现、利用、集成各种新原理、新概念、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等最新科技成果的人,才能设计和制造出世界一流的测量控制与自动化仪器仪表产品。人才短缺,自然影响行业的发展。这无疑是影响自动化仪器仪表市场规模重要原因。